从关东到关西

2016年1月3日 4 回复

时间来到了2016年,也是在国外过的第一个新年。算下来距离初来日本也几乎要满一年了,趁着元旦几天的假期重访关西,在大阪奈良游荡了一圈,加上去年九月的京都之旅,最著名的关西三大城市也算是走了一遍,这里记录一下所见所闻所感。

京都,鸭川横贯南北

京都名声在外,大概是日本除了东京以外知名度最高的地方。九月的长假期间订酒店时发现市内的hotel几乎都是几万日元起步,不过最后意外找到了一个一晚5000的民宿,还是即将订满的状态,京都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东京到京都的交通以新干线最为便利(机票有时比新干线便宜,但考虑到要来回往返机场,其实还是铁路直接开到市中心更方便一些),只不过日本新干线的价钱向来是不亲民,来回的车票加起来差不多三万日元,放在国内的话这些钱够从上海往返西安的六七折机票了。

受道听途说的影响,一直以来认为京都奈良是长安城的翻版,完整保留了长安的格局和建筑风貌。虽然从地图上来看这个结论让人怀疑,但本着眼见为实的原则还是决定一探究竟后再做结论。从京都站出来后立即租了辆自行车,开始在市内穿行。不出所料,京都实际上没有期待中的大气恢弘,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点缀在街区里的一座座寺院,佛塔,以及神社。同样是寺院,中国的大城市甚至小县城里基本上都能找到,而京都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寺院之多,达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程度。实际上京都大多数著名的建筑都与佛寺或多或少有联系,比如金阁寺、清水寺、南禅寺,皆与佛教的某一宗派关系密切。京都市内的鸭川横贯南北。沿着河道两侧有散步的步道,最出乎意料的是河水清可见底,站在桥上能数清水里有几条鱼。俯身看水中,衬着蓝天的倒影便能有鱼在天上飞的画面感,水中的石滩上还有如今在国内罕见的白鹭停留(上次见到这种动物是在荒郊野外的黄河河滩上)。作为一条流经城市的河流,能保持这样的水质和清澈度,足可见城市生态平衡维护得相当出色。

城东南的清水寺居高临下,是京都的招牌风景线

作为一个名声在外的旅游城市,京都的夜生活显得过于冷清。傍晚六七点从城北的民宿中出来找晚饭吃,却没想到绕着城西北走了一大圈几乎没找到一家像样的餐馆,一条条街通往民居深处,除了路灯外看不到一盏霓虹灯,最后在靠近交通干道的地方找到了一家印度餐厅才解决了晚饭问题。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中国的夜市,比如西安,无论是多么偏僻的街道,只要有一排排公寓楼,那肯定少不了路边烤肉摊露天的桌椅和行道树之间拉起的电灯。不过这是六七年前的景象了,过去的几年间国内以匪夷所思的速度改变了一座座的城市面貌,建起了无数个起着西洋名字的小区,里面的标配是几栋二三十层的楼房,一个小花园,一户户从城中村原址安置后的居民。街边的烤肉摊好像是越来越少了,但若是谁家有那些生在三四十年代的老人去世,住在高层公寓里的六十年代生人仍会办起丧事,雇一些八十年代生人吹着唢呐穿着白衣,穿过小花园中的巴洛克喷泉,周围跟着九十年代或新世纪的孩子们看看热闹。

再次来到关西地区已经是九月。这次新干线经过京都,在新大阪站下车,然后换乘近铁向东直奔奈良。从大阪到奈良只用不到四十分钟,看地图之前我是没有想到两座城市相距如此之近,大约是上海到苏州的距离,实际上风格也比较相近,现代古代相辉相映。奈良是座小城,相比于京都散布各处的寺庙和山水而言游客常去的区域都集中在城东南一带。也正因为面积不大,便没做骑车游览的计划,从近铁奈良站下车后直接步行向东前往东大寺一带。东大寺是奈良的名片之一,这座木造建筑已经有一千两百年的历史,在千百年后的今天它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筑。对于佛学并无多少研究,至于宗派更是不求甚解,所以对于东大寺作为华严宗的本寺这一地位也没有多少感慨,不过走进大堂中看到巨大的金刚雕塑和木制大梁,还是惊叹于这种穿越历史的雄伟。一千二百年的文明遗迹,在国内已经难觅行踪,出去古墓里发掘出来的陪葬品和那些群山之间的帝王陵墓,仍在市井中的恐怕屈指可数,大雁塔、小雁塔算得上其中之二,小雁塔前的那两株国槐也幸运地度过了1300年。大明宫、未央宫,宫阙万间已作土,倒是香火供奉的寺庙在岁月中得以延续。

在神社间游荡的鹿群

提到奈良自然少不了在街上四处可见的鹿。实际上大部分的鹿都分布在东边山麓,寺庙周围,其它的地方虽然理论上来看那些鹿也是可以跑过去的,但也许是游人稀少或是不愿离开群落,要想见到鹿只有从兴福寺再向东走才能一睹真容。为了方便游客喂鹿,主要的神社和寺庙周围都会有专门卖鹿饼干的小摊(招牌一般是鹿仙贝),售价似乎是200一捆,总之不算太贵,不过鹿也都很机灵,常常围在小摊周围一看见有人靠近就蜂拥而上抢吃的,不少人可能会被吓到。

在大阪城上眺望

大阪的人口密度仅次于东京,距东京大约两个半小时的新干线车程。虽然同是国际都市,并且几乎是巧合般的在城市规划上呈现镜像对称,但大阪与东京给我的感觉却相差不小,坐在电车上会感觉窗外的视野更加开阔,直到在城里走了半天后才发现原因,大阪的道路似乎看起来比东京更宽。东京当然也有六车道,八车道的交通主干道,但也许是建筑过于密集,看起来总是见缝插针,相对不那么明朗。要说大阪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应该是城中央的大阪城了。这座古城堡历经波折,几度重建几度被毁,最近一次重建是1931年。之所以印象深刻,原因之一是由于城堡的格局与西安城墙有几分相似,围绕着巨石堆砌成的城墙的护城河,护城河周围的“环城公园”,都带来些许亲切感。大阪城的重建经历也让我联想到了西安城墙在上世纪的风雨中从破坏到保护再到修缮的历程,在登楼时恰巧看到了一本纪念重建80周年的刊物,里面详细记录了当时的重建过程,包括从募集捐款,设计规划到管理运营。这本杂志我买了回来,与去年的那本西安城墙专题的三联周刊放在一起,多年后再拿出来看看,大概更能体会到这些城市的文明与韧性。

分享到:

4 条对 “从关东到关西”的回复

  1. Admin

    测试回复

  2. 超级叶大天才

    还保留着“测试回复”的传统

  3. stonestrong

    @超级叶大天才 这叫不忘初心

  4. @stonestrong 帮我找好理由了,机智如强锅

您的留言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