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京到东京(二)

2015年3月14日 4 回复

由于租房之类的事情大致定了下来,这两周周末有了比较自由的时间,趁机写一篇。上次大概介绍了一下对东京的初步印象,这次说一说生活上的方方面面。

先从购物说起。今年春节以来似乎中国游客赴日购物成了一种时尚,消费总额和人次都创下了历史新高。现在秋叶原附近的各大商场会在店门口摆上一排电饭煲,底下配上比如“免税、日本制造、欢迎光临”等等的中文。而且繁华地段的商场和店铺都会配有中国人的店员来专门做导购。近来关于日本的电饭煲和马桶盖之类的讨论已经在网上引起了关注。当然在家电这一块日本人从上世纪开始就已经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了,有些差距是难免的。倒是平常在超市买东西时的一个现象很有意思。

我们住宅区里的大型超市,里面出售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和食品。每次走到买水果的地方就会看到写着“青森县橘子(国产)”这样的广告牌,同样的在卖副食的地方,比如各种通过大米加工成的食品中,一般会用大大的标题写上“国产大米使用”等等。有趣之处就是在“国产”两字,我看到这个牌子之后才意识到日本人对于自己的产品怀有一种自豪的情感。这与国内的消费者观念简直是完全相反,在上海的大型超市,最醒目最高档的商品十有八九会标明“原料采用意大利XX、英国工艺、澳洲进口XX”。近几年在国内一旦说到国产,就有一种讽刺和戏谑的感觉,比如“哎没办法钱不够只能买国产的了”。所以这样的区别我觉得已经不是简简单单商品质量上的不同,而是由于这种物质标准上巨大的反差和对比产生的一种自卑。

更进一步说,现在我们一窝蜂去买日本的电饭煲和马桶盖,但就在短短几年之前,没记错的话有好几次席卷全国的“反日运动”,具体行为包括砸日本车,砸日本连锁便利店等等,在一些地方还演绎成了暴力事件。既然都这么强烈地反日了,才过了没几年,又一窝蜂的去买马桶圈,那我们是得想想究竟是我们太健忘,还是这个东西根本不是说你想抵制就抵制的。

对于这个抵制日货,我也没考证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但总觉得这个道理不对,现在想想大致是这样:要想抵制日货,只靠强迫别人不买是不可能的,最好的方法是你做得比日货更好,成本更低,价格更实惠,东西更耐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不用你宣传,老百姓早就把日货扔一边了。

再说说商业道德的问题。日本的卖饮料的自动售货机很多,大概城里面走几十米就有一个,公司里放饮水机的地方也有。这些售货机里也常有果汁之类的饮料,我注意到每个样品罐的正面都会标注一个“果汁10%”,或是“果汁1%”的数值。这个基本上是实事求是的,有就是有,没有就会写没有,写在最显眼的位置一目了然。另外在卖海鲜的地方,有一种国内叫“蟹肉”的东西,其实大家都知道那玩意儿根本不是蟹肉,但我在国内从来没见到过哪个地方告诉你那不是蟹肉。这里的话会在包装上直接写“请注意这个不是蟹肉”。这一点,也不好说人家是会做生意还是不会做生意。

这次先写到这里,Good night。

4 条对 “从西京到东京(二)”的回复

  1. 管理员

    测试

  2. Xiaoyu

    give you a Zan!

  3. @Xiaoyu :)

您的留言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