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墙

2015年1月3日 8 回复

一直以来都想写一写关西安城墙的事,原因多种多样,一方面作为一个规模相当巨大的文化遗产来说,城墙自然有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走遍了许许多多个城市之后你或许也会突然意识到,如今的西安城墙是怎样的一个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恰逢2014年第四十六期的《三联生活周刊》做了关于西安城墙的大规模专题报道,结合在此之前诸多读过与了解过的资料,我试图在这里重现西安城墙与这座城市的故事,特别是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至今的六十余年间的故事。

一、城墙的起源:从隋到明清

城墙这一建筑群最早应当追溯到隋代初期。隋初宇文恺主持兴建大兴城,史书记载,“隋氏营都,宇文恺以朱雀街南北有六条高坡,为乾卦之象,故以九二置宫殿,以当帝王之居”,按照周易理论进行都城总体布局设计,为日后的长安城奠定了格局基调。唐代,长安城的外郭城墙总长度达到36公里(现代西安市在21世纪修建的南三环路大约与1300年前的长安城南城墙处于同一位置)。安史之乱后,长安城的建制缩小为原面积的十六分之一,城墙也由原来的外郭城、皇城缩小至仅相当于皇城范围的新城墙。此后经过风雨飘摇的宋元时期,建制并无大的变化。

明洪武二年三月,徐达攻占元大都,于三月六日进入西安,随即设西安府。西安也成为了明军荡平蒙元残余势力的根据地,朱元璋次子被封为秦王,西安成为“天下第一藩封”,宋元时期的旧城已难以容纳各界人士,因此开始了规模浩大的扩建工程。自洪武四年至洪武十一年,一项耗时八年的扩建工作有序展开,在这段时间里,宋元时期的旧城墙被拆除,所得材料旋即用于新城墙的建设。这一工程一扫宋元时期的狭小格局,奠定了至今西安城的格局,西安也逐渐重新发展为西北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今日西安城墙很大一部分便正是此项工程的保留与延续。

二、从抗日战争到一九四九

虽然在抗战的历史上,日军从未跨过潼关,但关中地区仍遭受长期的空袭。1937年7月,日本全面侵华,同年11月即开始轰炸西安。后来,随着日军受阻于潼关,并在山西运城机场建立陆军航空队中心基地后,对西安的空袭活动更加频繁和猖狂。日军轰炸西安,每每数十架飞机结队而来,所投各种炸弹百余枚。轰炸的地点集中在东大街、西大街、大麦市、桥梓口、五岳庙门等城墙内的繁华闹市或军政机关。日机从山西运城基地出发,只需要半个小时的飞行便可以进入西安上空。比起从武汉起飞对重庆的轰炸,可用于预警的时间更短。西安又不及重庆多山,可以依托山体修筑防空洞。飞机一来,无处躲藏。在这种形势下,本来在民国初年因“科学昌明、火器进步”而被视为无用,拟予拆毁的西安城墙,成为了构筑防空洞的最佳选择。

根据曾任西安市文物局总工程师的韩保全所述,日本飞机轰炸时,城墙起了关键作用。城墙里有2000多个防空洞,都是附近的居民和商户自发挖的,这些防空洞进深大约15米左右。为了方便跑防空洞,当时城里人大多住在城墙边。韩保全家离城墙也就200米,一听到拉警报,全家就赶紧往南门方向跑。说来也奇怪,日本飞机从来没有炸到城墙上,里面的这2000多个防空洞也很安全,从来没出事。

三、从苏联专家到习仲勋

“一五”期间,西安进入快速的工业扩张期,中西部地区接受苏联援助的35个军工项目中,有21项安排在川陕地区,这对囿于城墙内的古城西安是个大机遇。50年代初,在制订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总体规划时,围绕着城墙的保留和拆除发生过激烈的争论。西安市城市规划组提出总体设想:保留老城格局,工业区避开汉唐遗址,放在东西郊区,已知的名胜古迹遗迹将规划为绿地,城墙和护城河将作为公园绿地保留。在当时担任总图绘制工作的周干峙看来,城墙与护城河将成为“西安的一条绿色项链”。然而,当时支援西安建设的苏联工业专家对这个方案很不满意,他们认为,多家大型军工企业将在西安建成,大量北京 、东北和四川的军工技术人员和工人将迁入西安,居住和交通是个大问题。因此,工业企业布局应该距离旧城更近,最好“拆掉城墙,发展更多的道路,解决当时的交通问题”。

在一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参加的研讨论证会上,大多数工业专家和仅有的两位规划专家的争论进入白热化。最终,几位老干部提出,抗战时期,城墙上就挖了不少防空洞躲避轰炸,可见“城墙有利于防原子弹,防地面冲击波,符合人防备战要求”。就这样,西安城墙才逃过一劫。另一方面,1950年4月7日,西北军政委员会上习仲勋就是否拆除城墙给出了意见。他认为古城墙不仅不能拆,还要保护。随后,西北军政委员会以主任彭德怀,副主任习仲勋、张治中的名义发出了《禁止拆运城墙砖石的通令》。这一决定,奠定了很长一段时间对古城墙的态度,一直延续到1958年。

四、从“大跃进”到红卫兵

50年代初期城墙存废还停留在专家层面的争论上,到了1958年“大跃进”,拆城风已经席卷全国,苏州、南京、北京都开始拆城墙,这股风也很快刮到西安。据档案记载,1958年6月17日,西安市委专门召集有关部门召开座谈会,讨论西安城墙存废问题。会上,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主张拆,一种主张保留。“拆除派”认为城墙是封建社会的城堡,主要起防卫作用,现在进入原子时代,国防价值已经不大,并且城墙古老,缺乏排水设备,遇雨水冲刷,很多地方容易发生危险,直接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如果要作为古迹长期保存,势必还需要一大笔维修费用。反之,如将城墙拆除,不但可以节约大量资金,而且拆下的城砖、城土还可加以利用。城墙拆除后可以扩大建设用地,也可以清除城乡界限,便利交通。如果从保存文物古迹着想,把城楼留下来就行了。“保留派”认为,西安城墙是闻名的古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央规定有300年历史的古迹都应该保留。西安城墙目前及将来对城市并无多大妨碍,保留下来,还可研究和欣赏。两派中,保留的声音明显居弱势。同年9月,西安市委向陕西省委报送了拆除城墙的请示报告:“认为西安城墙可以不予保留,今后总的方向是拆。为了便于人民以后瞻仰,只保存几个城门楼。但目前可将需要拆除的地方和危险的地方先予以拆除,暂不组织大量的人力全面集中搞。今后将按照城市发展的需要结合义务劳动,逐步予以拆除。”省委很快在10月份批复:“原则同意关于拆除西安城墙的意见。”

拆城随即开始,城墙垛口的砖几乎被拆尽,南门两侧包砖已经被剥下来了。当时主张拆城墙的人在报刊上算这个“鸡蛋换牛”的账,鼓吹把城砖拆下来,地皮空下来,能盖多少房子。主张保留城墙的一派以武伯纶、王翰章、贺梓城、范绍武、王世昌五位文物专家为首,他们心急如焚地奔走呼号。王翰章回忆这段历史,他们先向时任西安市领导反映,要求停止拆除城墙,被市长直接顶回来:“都到现在了,你们还保护那些封建城堡干什么!”他们很着急,说省里和市里态度一样,就麻烦了。所以五个人冒着很大风险,以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名义,给国务院、给习仲勋发了封电报。后来就有了文化部向国务院写的报告《关于建议保护西安城墙的报告》。报告于1959年7月1日提交,国务院7月22日即批复,同意文化部的意见,请陕西省研究办理。多亏这个批复,及时阻止了拆墙。

1961年,西安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过到了“文革”,它又成了“破四旧”的对象。但是这座历经沧桑的城墙太庞大了,周长近14公里、12米高、底宽18米、顶部均宽14米,红卫兵顶多能扒下些城砖,城墙拆不动。如韩骥所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凭个人力量,保不住这座墙。同样,拆掉它也不是那么容易。”

五、从城河清淤到南门改造

共和国时期的西安是典型的“大城市、小财政”,所以尽管工业很发达,但是因为军工企业多,不交税,还要地方养着,财政被拉下来一大块。老市委书记崔林涛曾说,一开始西安修二环路,都没钱修立交。也是因为没钱,尽管西安城墙当时是全国唯一幸存的完整古城垣,但已是千疮百孔,遍体鳞伤。1981年11月,新华社记者卜昭文在内刊上发表文章,反映西安古城墙遭受破坏的情况。习仲勋看了这篇文章做出指示后,西安城墙才又一次得到了重生。直至1983年2月,西安环城建设委员会成立,西安古城墙的保护开始走上正轨。

1980年,西安刚和日本的京都、奈良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随后派了个访日代表团去做友好访问,市委书记是团长,省委书记马文瑞的夫人孙明是外办主任、副团长,他作为西安规划局规划室的主任,是团员之一。临走时领导就叮嘱,不要总是友好来,友好去,推杯换盏,夹道欢迎,要带着问题去。给出四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古城保护。那次回来后,城市总体规划方案里面就提出来要“四位一体地保护古城”。所谓的“四位一体”,即维修城墙、整治城河、改造环城林、打通一环路。当时的陕西省委书记马文瑞听了汇报,很感兴趣。

70岁的史凡当时是西安碑林区副区长,据她说,环城工程建设分到六个区,四个区搞城河,两个区搞城墙,之后再由区里分到街道,街道分到各单位。碑林区第一期负责城河的和平门到南门的一公里多,二期负责小北门段,清除淤泥、治理护坡。史凡回忆,那时候清淤全部靠人海战术,把河底沉积了两米多厚的淤泥一桶一桶地人工拉出来。因为城河水位比较高,不可能把水引走了再修,要先在一侧修个导流渠,让水流走,在另一侧清淤泥,之后再换另一侧。而且为了不让维修城河抽出的臭水向下流到别的区,修护城河是上下段同时开工。在维修南门吊桥时,他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南门吊桥因为大雨返修了四五次,想尽了一切办法让水泥快点凝固。最后一次,我们开着吉普车狂奔,半夜敲开店家的门买凝固剂。”让她感动的是,被吵醒的店家一听是修城河,就说“拿走吧,明天再来交钱”。1983年4月1日到1985年底,两年多的环城建设工程让西安城墙的东、南、西三面完全贯通,还重建了部分敌楼、角楼和一座魁星楼。城河的淤泥被挖出,库容量也从40多万立方米恢复到100多万立方米。

2012年起,西安启动了南门改造工程,全面实施文物保护展示和综合配套提升改造工程,修建三座下穿立交,使东西向和南北向交通分开,不再平面相交。同时治理后的护城河实现了雨污分流,并将再生水引入了护城河,确保了治理段能够长期保持一池碧波。如今,市民游客皆可泛舟水上。

“一座代表农业文明的庞大古建,在一个曾被定位为工业重镇的现代城市中,被席卷而来的工业文明大潮割裂,成为城市孤岛。它们重新寻求融合的故事,不仅包含了情感、技术,更包含了中国人对现代城市的觉悟、理解和对自己城市故事面貌的找寻。” --陈晓

(部分资料来源于《三联生活周刊》)

分享到:

8 条对 “西安城墙”的回复

  1. 管理员

    测试回复

  2. cchc-lisa

    请问这篇文章可以通过cchc微信公众号发吗?非常好的关于西安城墙的文章,非常感谢

  3. @cchc-lisa 好的,没问题~

  4. cchc-lisa

    谢谢你,编辑后的文章已经发在微信公众号啦,没有改很多内容,只是删除了一些比较冗长的话而已。

  5. As

    字体不好看,行间距,太窄

  6. @As

    好建议,已采纳

  7. Aitor

    That's a cunning answer to a chlanelging question

  8. Karinthia

    I'm impressed by your writing. Are you a professional or just very knageedwloble?

您的留言

内容